佛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无论何时,只要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或者心中有了疑惑,总会去拜拜佛,以求得到指点。去寺庙,常能看到善男信女,虔诚地跪在佛前,双手合十念念有词。有求佛祖保佑升官发财的,有求佛祖保佑考试顺利通过的,有求佛祖保佑找到心仪对象的,总之,都有求于佛,似乎在人们看来佛是万能的。
佛教徒有很多,可真正了解佛教教义和内涵的恐怕只有那些僧人、研究者吧。更多的人则从世俗的角度理解佛。我身边就有不少信佛的朋友,小刘就是其中一个,他虽说是居士,可所作所为却不像是佛弟子,平时把佛都挂在嘴上,一旦遇事就把戒律忘到九霄云外。他好胜心强,喜欢攀比,不管哪方面只要比他强,心里便忿忿不平非要争个高下。喜欢上某物,想尽办法都要得到,得不到就怒不可遏,一不小心贪嗔痴都犯了。我总笑他嘴上念佛,心里却无佛。
文友阿忠则属于执着型,无论对什么都过于执着。
阿忠令我想起一宗佛门公案,明末张献忠攻打渝城,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张献忠答应了他。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说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为了救全寺的僧人,破山破了戒。试想,倘若是阿忠面临那种形势,恐怕会坚持守戒,而将百姓和僧众的生命都置于对方刀下。
人常说修佛,我以为佛,不只是个字。修佛者,修心也。佛的智慧乃是怎样管住自己的心,善于反思、内省,使自己做到心无挂碍。朋友所送的佛字,就体现出出家人反躬自省、一心拜佛的情景。生活中时时秉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面对诱惑、迷茫、无助时,自我反省,驱除杂念,让心保持清净,自然就会领悟般若智慧,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