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禅那/ 文章正文

怎么样理解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导读:佛门中很多的智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会了解到很多的内容,就像是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那么它们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佛法中有很多的词汇是需要我们去了解,因为其中的内容很多的师兄不是非常的了解,就像禅那和禅定的不同点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禅那和禅定的不同点是什么

历来很多人认为禅就是定,禅定是一回事。但个人的看法是,实际上在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中国化的这一千多年里,禅定这一概念有微妙的变化,因为没有从根源上搞明白,这就导致我国信众对佛教本质修行方法的迷失。这里,我想从迷失的现象入手,通过对比来阐述佛教禅定的内涵。

这种迷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把禅定等同于“止”(心一境性)。

实际上,禅定状态主要分为两种:止(奢摩他、或称“止禅”)和观(毘钵舍那、或称“观禅”)。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但都属于禅定。佛教解脱和出世间智慧的获得,从根本上是依靠“观禅”,而非“止禅”。具体在禅修途径上则分为三种:

一、先修止,后修观。--这种途径是以止作为观的前方便,目的是消除粗重烦恼和障碍,加强心力。--这就是所谓“渐教”法门的修行方法。

二、止观双修。--在禅修中,会在止观两种状态间切换。

三、纯修观禅、不修止禅。--这是几乎所有“顿悟”法门的修行方法,如中国禅宗和泰国动中禅等。

2、把止禅等同于佛教禅定。

实际上,禅定中的“止禅”,是通于佛法和外道(如印度的瑜伽、中国的道教等)禅修方法的。只有“观禅”才是具有佛法本质的修证途径,修“止”的目的是为“观”服务。这种迷失的后果就是很多信众众生修的所谓禅定都是止禅,是世间定,只能引发福德资粮;而不是观,等同于没有修解脱的出世间法。

3、把“观”等同于“慧”。

有一种看法认为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就是止,而观就是慧,把定力等同于修止的效果。实际上,慧指的是止观的一种成果,而不是止观的修行方法。而且出出世间慧(内观智慧),是依靠观禅获得的,而非止禅,而且观禅也会获得定力,此即楞伽大定。所以不存在“止-->慧”这样一个逻辑,而应该是“止观-->慧”。

4、把禅定修练等同于静坐。

如果说,修“止禅”的主要方法是静坐(配合一定的心法)。那么“观禅”的主要修法则恰恰相反,观禅的入手处是四念处,四念处的修行不限于形式的、身体外在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等形式。四念处的要义就是随时保持对身、受、心、法等身心状态的客观觉知、觉照,而不是加意念去做任何控制,也不是使心专注于一个目标,这与止禅刚好相反--止禅要求心专注于一个目标或境界(心一境性)。

禅那和禅定的不同点是什么

如果辨不清上面几种迷失,你就无法读懂《六祖坛经》,也就不明白禅宗的“禅”指的是什么。

比如,《六祖坛经》有如下一些名言:

“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指五祖当时徒众修的所谓禅定都是止禅,是世间定,只能引发福德资粮;而不是观禅,不能解脱,当然不能继承禅宗衣钵。

“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此处禅定指社会信众将“止禅”等同于禅定。

“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 -- 此处点出,禅宗的禅实际上指得是“观”、不拘形式,而不是为修“止”而静坐。

“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 有入定、出定是止禅的修法,而依四念处起修的观禅是随时保持觉知、觉照,是没有出入的。这种定力和止禅的定力区别可以用个形象的比喻,止禅的定力好像是冬天河水冻结成冰;而观禅的定力好像是接近零度的海水,但不结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为什么“应物任随形”?因为观禅不拘形式而保持觉照。为什么守住非真精?因为“心一境性”的止禅不是佛法要修的那个根本~真精--内观智慧。

禅那和禅定的不同点是什么

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还是要多多的去体会和感悟,这样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含义才会更加的好,而且对我们学习佛法是有非常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