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
有时我们常怪别人不听自己的话,其实自己何尝听自己的话,最不听自己话的人,就是自己。
心念有强大的力量,所以才有必要把心念拿来念佛,把我们的心念安置在最高能量,最欢喜、清净、慈悲的状态。
勇气不可失,信心不可无,世间没有‘不能’与‘无能’的事,只怕──不肯。
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得到回报,就不会有烦恼。
父母过分爱子女,会反射成为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定成长。
人生能平安顺心并非是没有横逆,而是因为你有能力转化它。
我们不要对目前的遭遇,存有任何埋怨的心理,应该以平静了业的心情来承受,并且要以更虔诚的心来忏悔行善,以弥补自己所造的业。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要想能够说出正面的话、良善的话、有意义的话,首要之务就要从净化自己的心灵开始,有净化的心灵,就会有净化的意念,有净化的意念才能说出良善美好的言语。
一个人能改善自己的缺点,强化自己的优点,这是个人成功的要务;一个老板如果能包容员工的缺失,甚至欣赏员工的优点,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求全之心,可用之责己,但不可用以交友;满足之心,可用之处境,但不可用以求知。
真正的慈悲,来自看见他人的苦痛。你有一种责任感,希望能够给予他人一点帮助。
佛法本来如是,并无所谓深不深、难不难的,如果说是深是难,那是难在众生自己,深在众生自己。
命运中没有偶然,一个人遇到顺境、逆境,完全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
嗔是失佛法的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脏腑。
智者事事反求诸己,愚者处处外求于人。
人之惑,惑于私,私除则明;人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