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三宝,得益的是谁?
在《圣者贤行愿王释义》中,把供养支分为两个:一个是有上供,一个是无上供。海公上师分的,一个是事供,一个是法供。在《普贤行愿品》的长行当中,既讲了财供养,又讲了法供养,颂子中就没有直接地体现。在《行愿品》当中,法供养大家也经常念的;在《五字真言》里面也念:“能如说修行,利益诸众生,摄受于有情,代众生受苦,勤修诸善根,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法供养如是。”法供养的功德比财供养更大。下面我们再了解这两个的区别。
供养的福报,是从哪里生起的事供,有断除我所爱、积集广大福德资粮的作用。我们主要是通过有这样的舍心,就会生起极大的福报。比如看见一尊佛像,我们去供养的时候,生起的福,并不是从佛像得到利益了而生福,是从我们生起这个善心,而得到福报。这和供塔是一样的。
那么有的人就想,比如现在我们妙相净观组(在做恭敬三宝的法行),那天有人就说:“我们在做恭敬三宝,看见佛像被扔到垃圾桶,我们就拣出来,对佛像进行供养。”怎么供养呢?把佛像擦干净,用香熏好,然后用布包好。这是很好的一种供养,但是不能想:佛菩萨好可怜,掉到垃圾桶里,我把佛菩萨救出来了。
那天有人就写了篇文章说:“我一定要恭敬三宝,我要救护三宝,不能让三宝掉进垃圾桶。
所以我们在作供养的时候要了解,比如我们对佛像进行供养的时候,要想到:得利益的,是自己这一分。为了得到供养的利益,所以我们就去做这个事情。不要想着自己做这个事情,好像是给佛菩萨一个很大的面子,“幸好我皈依你了,不然你看,你掉到垃圾桶里都没人管”。不是这么回事。
由于我们的心性当中,显现出这样的一个下劣的器世间、下劣的这种行相,那么就通过我们去恭敬、供养,从而使我们的业障净化,使我们能够缘到清净的佛刹土,缘到殊胜的化身、三十二相的胜化身。这完全可以说,佛菩萨有这么一个方便——通过造佛像,流传在世间,这是给我们末代众生培福、净障的一个极大的方便,我们应该感恩佛菩萨给予这样的方便。所以,做这个事情,如果我们不了解本质的话,就会偏向于情感,然后慢慢地就越做越偏了。这是说供养的福报生起处,是这样子的。
——《普贤行愿品讲记》宗宙法师
注解:
[1]此处指大乘无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