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前日于云居山安详示寂(图源:网络)
近期,佛教几位大德相继离世,实在令人叹惋。
但或许应当说清楚的是,这是一种对于高僧们无法继续教化众生的叹惋,而并非是针对死亡本身。
对于佛教的信仰者而言,死亡并不是那么令人恐惧,“苦集灭道”的圣谛早已为人所知,“寂灭为乐”的道理亦无需赘述——真正理解佛教的人,在死亡面前大抵都会多一分豁达。
正因如此,佛教对于丧葬也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文化。
佛教的丧葬仪式(图源:网络)
不同于汉民族固有的土葬文化,佛教的丧葬仪式相对比较特殊,而其中最为熟悉的则大概是“荼毗”,也就是佛教的火葬了。
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火葬已经已经逐渐为人们熟悉与接受,但在佛教流传汉地之初,这种大大有悖于儒家身体伦理与道教魂魄观念的丧葬仪式却极大地遭到了排斥,不仅一度遭到禁止,甚至在特定的时期还会被认为是一种带有侮辱性质的丧葬仪式。
马王堆T形帛画体现了汉文化中的魂魄观念(图源:网络)
然而,荼毗在佛教中却有着深厚的渊源。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曾经记载,古印度的葬俗多为火葬、水葬与天葬。由于佛陀本人在涅槃后即经荼毗,火葬一直被认为是佛教中的正葬,在后世多为佛家四众所效仿。
佛教的荼毗并不复杂,尽管各地在丧俗上有所差异,但其核心都是念诵经文、焚化遗体与收讫舍利,其差别主要在僧人遗体的姿势,如果遗体是坐龛,则需封龛、举火;如果遗体卧棺,则是封棺、荼毗。
在经过荼毗之后,寺院大多将僧人的遗骨安放在特定的墓塔中,一些高僧大德往往还有单独的舍利塔以供后人纪念凭吊。
河南登封少林寺的塔林(图源:网络)
荼毗中另一个关键的步骤是收讫舍利。
受到修行与生活习惯的影响,高僧大德们遗骨中还时常可以见到特殊形态的舍利子,这些舍利显示了僧人们异于常人之处,但或许是小说演绎的影响,舍利在今天的大众也有被过度神话的倾向。
实际上,对于佛教僧人而言,舍利的多寡与其修为的高低并无多少联系。佛教之所以推行荼毗,其目的就是告诉人们舍弃身体,佛经云“身坏命终”,而既然身体已“坏”,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保留。至于火化焚烧中后保存遗骨,实际上只是为了达到纪念贤人的目的,若是因在意异象而一味追求舍利,反而成了舍本逐末的行为,误解了荼毗的真意。
不同形态的舍利子(图源:网络)
尽管佛教僧人往生后多经荼毗,宗派与地区也会影响他们对于葬俗的选择。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九华山的僧人们多有“坐缸”之举,即将僧人的遗体安放在特定的缸中,经过一定的流程,最后被塑为肉身菩萨。
这种葬法不同于早期葬法对于身体的抛弃,而着重强调修行对于僧人们身体的“改造”,在这里,不朽的肉身似乎成为了佛法不朽的一种再现,同时也凸显了僧人修行的精进与修为的高深。
对照佛教的历史来看,其实也不单单是九华山有“坐缸”的仪轨,禅宗就比较强调修行对肉身的提升,六祖慧能的肉身保持了千年不腐,至今仍被供奉在韶关的南华禅寺之中。
六祖慧能的肉身舍利(图源:网络)
藏地僧人的葬俗则更加接近古印度,除了火葬以外,也还保留了水葬与天葬。
藏地对天葬的推崇同样显示出了一种对肉身的舍弃,但除此以外,它更显示的是一种对于生命轮回的领悟与尊重,借由天葬的方式,佛教徒们最终将自身的血肉布施于世间,展示着最为极致的慈悲。
佛教的修行中有一种被称为“不净观”的观想方式,核心是通过观想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种种污秽不净现象,消除自身对欲望的贪恋。而普通人观看天葬在某种程度上呼应的也正是这一传统,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更加透彻地理解肉身的本质。
色达的天葬台(图源:网络)
无论是荼毗、坐缸还是天葬,佛教的每种葬俗和仪轨,实际上对应的都是佛法。同时,不管是舍弃肉身,还是强调修行对于肉身的改造,佛教始终认为佛法是超越身体的存在。
或许也正是因为理解了这一点,佛教徒们才能更加平淡地直面死亡,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死轮转之间的变动与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