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年发现的弘一法师书画作品的质疑
陈飞鹏
国家文物局《文物天地》2006年第六期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以盛年(1918年 39岁)弃俗皈依佛门,前后判若两人。在俗以书法、绘画、金石、音乐、戏剧、诗词翩然名家、风流旖旎;出家后持戒谨严,弃诸艺如敝屣,视南山律学若拱璧,云游四海,宏法利生,成为律宗一代高僧。披剃后诸艺尽废,仅以书法结缘信众,留下大量书法作品,世人珍如瑰宝,藏家觊觎渴慕。 缘起:2004年秋,笔者有幸认识这批书画的收藏者弘缘先生,并在他家里花两天时间认真看了这批画作。由于弘一法师出家后极少画画(笔者仅在厦门张老先生家拜读过一小幅佛像),所以对这批画的真伪不敢妄议,但细看画上的落款题跋后就怀疑是赝品!画上的字与弘一法师的真迹差距较大,模仿得较粗造,个别模仿得较像,但无神韵。今年初收到收藏者弘缘先生寄来的陈星写的《弘一大师绘画研究》[1]一书,证明这批画为真迹,其中不乏国内著名鉴定专家的论定。细细研读这批作品后,笔者把发现的问题告诉收藏者,弘缘先生认为那么多专家都认定为真迹,哪会有问题?我理解收藏者的心情。然而,将伪作挂在弘一法师名下是对大师的亵渎;也会使一些与此批绘画的出版、鉴定有些关联的我所尊敬的长者和好友清誉蒙尘。 近年,有藏家公开其所收藏的大量号称弘一法师的书画作品,仅绘画作品初步统计达五百多件[2]。一时文化艺术界人声鼎沸,多位鉴定专家和学者论为真品,并相继出版了画册和研究著作,大有木已成舟之势。诚如此,当属惊天发现,则弘一法师的历史必须改写。笔者曾亲睹这批作品,细读已出版的关于这批作品的画册及研究著作,当笔者再次研读有关弘一法师的其他研究成果后,发现这批作品存在大量悖反事理常识的问题。本文就这批作品产生的年代里弘一法师的活动、身体状况及题跋落款时空错乱、绘画题书经文断句错误等四大硬伤进行质疑,至于这批作品存在的诸多其他疑点,笔者暂不谈论,尤其是对鉴定而言十分重要却容易引起争讼的主观经验判断亦不涉及。一、“发现”的弘一法师绘画作品清单: 近两年,相继出版过3本号称弘一法师书画作品的画册——《弘一大师罗汉画集》[3]、《弘一大师罗汉长卷》[4]、《弘一大师书画集》[5]。
1 2 3 4
质疑四:经文断句错讹,初步已发现三十八处。 笔者初步发现这批作品中有37幅观音、罗汉立轴的经文题书断句错误,此处仅举六例分析,其他31处经文断句错误与这六例相似,相关的经文内容下文将会列举。另一处错误在山水立轴中,疑仿弘一法师在《清凉歌词•山色》里的题诗,但文句断错,本文不予列举分析。以下为弘一法师抄写自《毘尼作持•半月布萨篇》、《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的书法作品[18]:
5 6 7 8
以第5号作品为例,阅读顺序为:“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梵声语深远,微妙闻十方,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受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我愿往生,阿弥陀佛国”。
9、10、11、12、13、14号作品疑是仿冒品。以9号作品的题字为例,其经文内容为:“佛慧明净日,正觉阿弥陀,爱乐佛法味,众生所愿乐”。10号作品的题字为“除世痴闇冥,法王善主持,禅三昧为食,一切能满足。” 请留意题书文字内容!9、10号作品中的书法是对5号作品的横向模仿位移,无法卒读。在这批作品的另外31幅观音、罗汉立轴中经文断句的移植方式与9、10号作品的错误相同。这些作品上的题书怀疑均模仿自弘一法师抄写的《毘尼作持•半月布萨篇》、《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四幅书法作品,根据经书的经文断句,称为弘一法师真迹的这37幅绘画作品上的题书断句完全错误!以下是《弘一大师书画集》[20]一书中37幅观音、罗汉绘画立轴上题写的断句错误的经文内容(其中多处重复)。
以弘一法师的佛学修养出现如此严重而大量的错讹,不可理喻!况且这些经文弘一法师曾在1931-1932年抄写过的,怎么可能会在作画的时候错题?既然题书已不可信,那这批画有可能出自弘一法师之手吗?作为一代律学高僧,弘一法师为重振南山坠绪的泣血努力,足为佛门庄严轨范和万世师表;作为一个人,其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行为风范与终生惕厉情操、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亦足为世人高山仰止的人格楷模;尤其在一个为功名利禄匍匐奔走的时代,他让我们看到一个大写的“人”傲岸伟立的身影。将伪作挂在弘一法师名下是对大师的大不敬!任何轻率的论定都是对历史的极大不负责任!
本文写作的另一目的是想藉此请教研究弘一法师的专家、高人,请他们指出这批作品的更多问题,作彻底的廓清,也为当下鱼目混珠的书画市场打扫一小方净土。(本文发表在国家文物局《文物天地》2006年第六期,文序略有改动)
(陈飞鹏 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先后就职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电视台,现居厦门。)2006年4月25日定稿 厦门大学芙蓉湖畔 华纳工作室
(与作者讨论该问题请到新浪博客:)
(陈飞鹏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先后就职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电视台,现居厦门。)
☆ 特别感谢陈珍珍居士给予的鼓励和无私帮助!老居士一生追随弘一法师,舍己宏法,发愿出版《弘一大师全集》,厥功至伟,年近九十仍为弘一法师全集的再版呕心沥血,深心敬仰。☆ 特别感谢闽南佛学院了法法师在百忙中给予的诚挚帮助! ☆ 感谢曾印泉、童炎、连心豪、黄星民、林志民、阮美玲诸好友的宝贵意见和帮助![1] 陈星:《弘一大师绘画研究》。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 陈星:《弘一大师绘画研究》,第132-137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一) 佛像、观音等菩萨图
各种单幅图 一、139×70厘米,1幅(即西方三圣图,已收入《弘一大师书画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二、178×75厘米,40幅 三、183.5×83厘米,27幅 四、135×69.5厘米,1幅(写意弥勒佛图,《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五、182×98厘米,32幅(部分图例《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千手观音”等画) 六、138×34厘米,96幅(其中10幅已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弘一大师书画集》) 七、70×45厘米,1幅(金粉观音)创作时间:1930年(《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八、362×241厘米,1幅(护法观音)创作时间:1930年(《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长卷 一、62×1436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1年 二、49×1360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1年
观音·佛经手卷 一、观音与童子·心经 62×249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1年 二、观音·心经 62×249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1年(已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弘一大师书画集》,《弘一大师绘画研究》第二章图例) 三、观音·心经 32×356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1年 四、观音·佛说五大施经 35×272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2年
册页 一、39×28厘米,1册 创作时间:约1931年(10幅菩萨图,6幅题书。未标注创作时间。据“时居兰阜山阳”推测为1931年,已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弘一大师书画集》) 二、39.5×25厘米,1册 创作时间:1931年(10幅菩萨图,10幅题书,已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弘一大师书画集》)
(二) 罗汉图
罗汉长卷 一、 百罗汉长卷 50×1399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1年 二、百罗汉长卷 50×1253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1年 三、百罗汉长卷 31×890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2年(已由西泠出版社于2005年1月出版精装本、7月出版简装本) 四、百罗汉长卷 50×1300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1年(四川省成都市“诗婢家”美术馆藏) 按:以上百罗汉长卷尺寸有别,卷内罗汉形象有若干区别。 五、五百罗汉长卷 60×3360厘米 创作时间:1932年(局部见《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罗汉手卷 一、十八罗汉手卷 33×298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1年
罗汉册页 一、十八罗汉 49×30厘米,1套 创作时间:1931年(图例见《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二、一百零六罗汉 50×30厘米,1套 创作时间:1931年(已由西泠出版社于2004年11月出版,2005年8月获浙江省第十四届“树人出版奖”) 三、十八罗汉 39×28厘米,1套 创作时间:1932年(已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弘一大师书画集》)
罗汉立轴 一、十八罗汉 138×35厘米,18幅 创作时间:1932年(已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弘一大师书画集》) 二、十八罗汉 138×35厘米,18幅 创作时间:1932年(已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弘一大师书画集》) 三、十八罗汉 138×35厘米,18幅 创作时间:1932年 四、十八罗汉 138×35厘米,18幅 创作时间:1932年 五、罗汉图 138×35厘米,1幅(已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弘一大师书画集》,见《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三)山水画
山水长卷 28×1390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27年 山水册页 43×33厘米,1套 创作时间:约1929年(图100页,图例见《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山水立轴 130×46厘米,1931年绘,6副,(即山色图,图例见《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四) 松、竹、梅、荷、菊及其他题材作品 松竹梅屏条 187×46厘米,18屏,创作时间:1932年(图例见《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梅花图册页 27×29厘米,1册,图10页,创作时间:1932年(图例见《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竹图册页 33×45厘米,1套,图99页,创作时间:1933年(图例见《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荷花长卷 53×2800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2年 松梅竹菊长卷 53×2530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32年 兰竹梅长卷 53×2500厘米,1卷 创作时间:1941年 其他题材作品 写意钟馗图 135×69.5厘米,2幅 创作时间:1931年(图例见《弘一大师绘画研究》附录)
[3] 陈星:《弘一大师罗汉画集》。杭州:杭州西泠印社出版,2004年11月版。 [4] 陈星:《弘一大师罗汉长卷》。杭州:杭州西泠印社出版,2005年1月版。 [5] 柯文辉、李新华:《弘一大师书画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6] 柯文辉、李新华:《弘一大师书画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7] 林子青:《弘一法师年谱》,第185-186页、196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8月版。 [8] 林子青:《弘一法师年谱》,第201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8月版。 [9] 《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弘一大师全集》第8册,第297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 [10] 《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弘一大师全集》第8册,第102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 [11] 《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弘一大师全集》第8册,第102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 [12] 《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弘一大师全集》第8册,第106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 [13] 《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弘一大师全集》第8册,第108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 [14] 《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弘一大师全集》第8册,第108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 [15] 林子青:《弘一法师年谱》,第198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8月版。 [16] 柯文辉、李新华:《弘一大师书画集》,第138、137、116、139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17] 林子青:《弘一法师年谱》,第188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8月版。 [18] 《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弘一大师全集》第9册,第215-216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 [19] 柯文辉、李新华:《弘一大师书画集》,第39、42、47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0] 柯文辉、李新华:《弘一大师书画集》,第38-61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编按:原文长,附多个图版,为保持图版格式,全文以doc格式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