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梵文音为陀那钵底(其中“陀那”是施,“钵底”是主),又作布施家,即施予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
那么没做过这些事就不是“施主”了? 首先看一看施主惠施的五功德: (一)名闻四远,众人叹誉; (二)若至众中,不怀惭愧,亦无所畏; (三)受众人敬仰,见者欢悦; (四)命终之后,或生天上,为天所敬或生人中,为人尊贵; (五)智慧远出众人之上,现身漏尽(佛教徒称烦恼为漏),不经后世。 可见,“施主”的称呼就是晨钟暮鼓般警醒着你要做到五事: 一者身行慈, 二者口行慈, 三者意行慈, 四者以时施, 五者门不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