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忍辱」。忍辱这个意思是忍耐,要有极大的耐心。世间法,愈是大的事情难度愈大,没有很大的耐心,这个事情就不能做得圆满。佛法,出世间的大事,普度众生的大业,要什么样的耐心你才能够做得成功?无比的耐心、永恒的耐心。所以学佛你要没有忍耐,你决定不能成就。佛在经上把我们人的这些事相,归纳为三大类,这个是便利於教学。第一个,人为的加害你要能忍。世出世法,古今中外,几乎都有一个定律,所谓「好事多磨」,没有一帆风顺的好事。这个好事愈大魔障愈多,如果你要不能够忍耐,你不是被折毁,就是退心了,你怎么能做得成功,所以要有极大的耐心。这个里头最重要的,要克服自己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人为的加害、嫉妒、毁谤、侮辱、陷害,都要能够忍受,要若无其事、要心平气和,对待这一些障难。第二类是自然灾害。譬如大寒、大暑,这是气候的变化,你要能够忍耐。天太热了,懈怠一下,功课不要做了,这个不行。应当要修的法,可以停止一下,天太冷了,这个也受不了,不可以。包括其他种种自然灾害,都要能够忍受,决定不能够改变,或者是减缓自己的修学,不可以,一定要勇猛精进。
我们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看到老法师有一段文字,一封信写得很长,给卫锦洲居士,这位居士也是在老法师会下接受三皈依的传授。他遭到了灾难,邻居失火把他家的房子烧毁了,财产付诸於一炬,太太因为这个刺激过世,家破人亡,他自己一天到晚呆若木鸡,一天到晚是痴痴呆呆的。有同修把这桩事情告诉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写了一篇很长的开示教导他,如果是个真正学佛人,遇到这个灾难,应当要想开,世间一切幻化无常,过去有家有累还有牵挂,现在一把火烧光了,不是更好吗?什么事都没有了,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头一转,这一把火是好的增上缘。几个人在灾难里头能转得回头?这个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高度的智慧,在大灾难里面是一个逆增上缘,不但对自己的道业没有丝毫的妨碍,反而促进、提升,这就正确。
忍辱里面第三个是修法,修行时间要很长。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有它的深度、都有它的广度,不是短时间能够修习成就,长时间的修学,还要去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不容易,古时候叫「行脚」,现在人叫「朝山」。朝山现在人是观光游览,朝山那个意思完全错了,从前朝山是参访善知识,是去求学、去请教的,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在中国古时候最有名的一个参学,给后人作榜样的赵州和尚,赵州年岁大了,八十岁,八十还在行脚,还在到处去参访。为什么不好好的坐下来休息?因为自己还有疑惑,还不能够断疑生信,必须要亲近善知识,把他的疑惑解开,清净坚定的信心生起来,他就可以住下来好好的修学。所以有疑问,疑是障碍,参学目的是断疑起信,是一桩很辛苦的工作,要去打听哪个地方有善知识,到那个地方去请教。所以这是说修学的艰苦。
再告诉你,断烦恼、断习气,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都靠忍辱,你要没有忍辱,你做不到。所以忍辱波罗蜜在六度里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这一会上,说菩萨六度,可是布施跟忍辱说得特别多,分量特别重,那就是告诉你,六度里面这两条最重要。布施是叫你放下,难舍能舍;忍辱是你自己成就的一个关键。你能忍,后面才有精进、才有禅定、才有般若,它是个关键的所在。如果不能忍,后面全都没有了,你前面布施、持戒所修的,是六道有漏的福报,你修了福,福德不是功德;如果有忍辱,就能把福德变成功德。
忍辱后面才有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进而不退,你的道业怎么会不成就?道业成就了,给诸位说,一切都成就,你世间上的事业也都圆满成就。菩萨经不经营世间事业?经营,他所经营世间的事业统统是道业,成就自己的菩提涅盘,成就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自他两利。菩萨示现在家,身分男女老少,工作各行各业,你要晓得全是道业。那个念头一转,那还得了吗?这一转就超凡入圣。凡夫每天穿衣、吃饭是烦恼,菩萨每天穿衣、吃饭是修道。
精进而后才有禅定。我们现在看到有许多修定的人,每天也打坐,打坐的时间也很长,没有看到他得定,什么原因?说老实话,没有忍辱,他怎么会得定。人家赞叹几句就高兴得不得了;骂他几句要气好几天都消不掉,他怎么会得定。所以他在那里盘腿面壁,好像是个样子,我们看得很清楚,盘腿面壁在打妄想,不是真的入定。怎么晓得打妄想?骂他几句会生气,假的不是真的。起心动念还有名闻利养、还有是非人我,都落在烦恼边上,与真正修行、修道不相干,所以他不能得定。真正得定的人心地清凉自在。什么是定?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心是定,平等心是定;他心清净了、心平等了。清净就是没有烦恼,贪、瞋、痴、慢这个念头不生了,心清净。怎么平等?没有是非人我就平等。有是非人我就不平等,有贪瞋痴慢就不清净,所以禅定的功夫,就能把烦恼、不平完全舍掉,这是定功。
定功达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开了,觉了。清净、平等后面是觉,觉是般若智慧,般若现前;般若现前功德就成就了。什么功德?把烦恼、妄想、执著转变了,这是功德。所以诸位要知道,妄想、执著、分别也不是坏事,我们今天烦恼多,妄想分别执著很重,给大家讲,好事不是坏事,当你禅定功夫深了,转烦恼成菩提,一转就过来了。相宗里面讲,「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什么东西转?定功,甚深的禅定就转了;这个转就是定中生智慧,就转过来了。如果没有烦恼,给诸位说,就没有菩提了,烦恼愈多菩提愈大,所以烦恼不要害怕,也不要担心,到时候转过来无上菩提。
所以实在讲,佛法里头讲真的是讲「转」,并不是讲「灭」,如果说把烦恼断掉了、灭掉了,菩提也断了、也灭了,麻烦可就大了。菩提、涅盘是什么东西?就是自性般若被迷妄转变成了烦恼,本来是菩提,因为迷失自性才变成烦恼,现在一觉悟就又把它变回去,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不是真的断了,真的断了,那菩提也没有了,自性也没有了,那才是落空了,那就错了。佛法不是断灭空,佛法讲空的意思讲得很深;「空」不是无、不是断灭,空是有。有为什么说它空?有而无自性,没有自体,所以缘生之法,缘起性空。凡是因缘所生,都没有自性,没有自体,「当体皆空,了不可得」;不是没有相,不是没有作用。相、作用我们可以用它,决定不能够执著它、决定不能够占有它,你想占有它、执著它,这就错了,凡圣差别就在这一念之间。
大乘无量寿经 (第十三集) 199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