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心经入门网
山西小院 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实录 妙法莲华经感应 六字大明咒感应 药师经感应
主页/ 近现代往生纪实/ 文章正文

何为静坐止观?如何修持?

导读:何为静坐止观?如何修持?一般来说,静坐依毗卢七法,即两足跏趺,两手定印,脊椎正直,颈部微俯,肩臂后张,眼觑鼻尖,舌尖抵上颚。这是身姿的要诀,然而也不必太过拘泥和强求。两足若无法双盘,单盘或叉腿而坐...
何为静坐止观?如何修持?

一般来说,静坐依毗卢七法,即两足跏趺,两手定印,脊椎正直,颈部微俯,肩臂后张,眼觑鼻尖,舌尖抵上颚。这是身姿的要诀,然而也不必太过拘泥和强求。两足若无法双盘,单盘或叉腿而坐也是可以的,关键是背要挺直,不可佝肩偻背,东倒西歪。身直则脉直,脉直则风直,风直则心正。

在身姿端正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内心安静。如果平常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散乱中,打坐时恐怕很难坐得住,即使勉强坐下来,也是妄念纷飞,身心俱疲,所以平时要多修出离心,远离贪嗔愦闹。

上座先调整身姿,然后修习止。止,又称奢摩他,义为寂止,指心不外散,也不昏沉,一心专注于某一所缘境,了了分明,寂然不动。修习寂止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把注意力集中到眼前一个固定的物体上,一颗念珠,一粒小石子,或者是一个种子字。目标物越小越简单越好,因为那样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如果是较大的物体,或者结构繁琐,五颜六色,你的心思便会容易散乱,不自觉地要去分析、取舍。

专注的能力增强之后,可以把目标物换成佛像。佛陀、本尊、菩萨的塑像、画像都可以。慢慢熟悉,最好能达到眼前没有佛像,也能观想出来的程度。

然后再逐渐把注意力进一步集中到佛的心间,让意念停留。华觉江措活佛曾教给我一个诀窍,他说以前开法会的时候,他总是尽量坐在上师法王如意宝的正前方、能看见上师的地方,然后专注于上师心间,慢慢地,观想上师的心与自己的心融为一体,在这种状态中安住。

专注于佛像的同时,要了知此显现如梦如幻,并非笃实地存在。像彩虹一样,看上去明明有,实际上空无一物。

说到彩虹的这个比喻,我发现一些人对此存在误解,他们不知道彩虹只是用来比喻佛像的现而空,并非是说观想佛像时,也要把佛像观成彩虹那样缥缈的样子。实际上观想时,佛像是白色的就应该观成白色,红色的就观成红色,姿态、手势、冠冕、衣饰、五官等等都要鲜明、不混杂。既不像唐卡上那样是扁平的,也不要观成金制、土坯的塑像一样。要观成活生生的形象,实实在在的佛菩萨就在眼前,能跟我们交流,随时会把手伸过来为我们摩顶加持,安慰、庇护我们。这样观想才能逐渐破除对现象的执著,否则,你只观想缥缈的显现,认为那才是现而无自性,等下座后见到并不缥缈的世间万物,你还是不由自主地要生起实执。

观想时,佛菩萨的身体是透明的,这里的关键是:“透明”的重点不在于眼见的对象,而在于内心的觉知、感受,也就是说,你心里对“佛身通透明澈”有着一种确知和强烈感受,并不仅仅是说你看见佛菩萨透明的身像。

修习寂止,除了专注于某一外在物体外,也可以专注于呼吸、念头或者面前的虚空,注意力集中在鼻尖气息的出入、心中念头的生灭或者眼前的空间上。

呼吸的轻重缓急与心意密切相关。心烦意乱时,呼吸必定粗重急促;而调整呼吸,能作用于心境,呼吸变得轻稳细长,内心也会随之缓和平静。人紧张时,常以深呼吸来放松情绪,便是一个例证。

以调息的方法修寂止,只需把意念轻轻放在呼吸吐纳上,了知即可,不必刻意控制。出息知是出息,入息知是入息,息短知息短,息长知息长,息暖知暖,息冷知冷,保持觉察和专注,呼吸自然而然就会轻长,杂念也会慢慢减少。

以念头为所缘境修寂止,同样是要保持觉察和专注,对象是心中比较平和的念头。不能是太强烈、狂暴的念头,比如震怒、恐惧,这时是不适合以念为缘修寂止的,因为此时的念头力量很大,作为初学者,你觉察也好,关注也好,都止不下来,而我们的目标是寂止。

一般的念头可以用来修寂止。念起时知念起,知念起时念即灭,念灭知念灭。这里要紧的是把握这个觉知的力度。不要太重、太刻意,知道就行了,不用去判断分析,也不用作意:“一个念头生起了”、“一个念头灭了”,否则觉知本身又成为新的念头,乱上添乱。这需要自己好好去体会,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反复体会,才能明白觉知与念头的差别。

其次,你知道一个念头生起的当下,那个念头就灭了,完全不劳你费力去消除。这时,有了不可得,空荡荡的一种感觉,停在这个感觉上,直到下一个念头生起。可能对于初学者,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的这个空档是刹那即逝,但没关系,多练习会改善的,重要的是抓住那个发现念头消失时空落落的感受,停在上面。

大家务必要警醒,做到这一步仍然是在止的阶段,那个感受远不是证悟空性。有些人打坐过程中稍稍得一点止的觉受,甚至只是发现念头消失,就以为自己是证悟了空性。见到念头自生自灭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一般人只要肯留心,都能做到。就像大家都能听到声音响起又消失,看到兔子头上没有犄角一样,你不能说你知道声音消失了,看到兔子头上没犄角,所以你见到了空性。

就算是能做到长时间一念不起,住在那个空档上,跟证悟空性也不是一回事。

止若没有观,就谈不上证悟。什么是观?

观,毗钵舍那,义为胜观,指观察法性的妙慧和现见法性的无漏智慧。

心安静下来之后,如果有空性的正见和上师诀窍的引导,应该比较容易开悟。非常罕见的上等根器,一开悟或许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法华经》中龙女八岁顿悟成佛。她把自己最为宝贵的一颗宝珠供养给如来,说了一首偈子表明见地,说完立即就到南方无垢世界现身成佛。若非这等极其敏利的根器,开悟只是初步见到法性,虽说此时对空明的体验是直接的,非由言思理解、推导出来,但是这时的证悟境界还不稳定,还需好自保养,持续增上。

由止后起观,可以看出正见和明师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关于空性的正确见解,没有明师应机点拨和印证,恐怕把蒲团坐穿也生不起智慧来,因为不知要起观,也不知如何起观。

正见虽然重要,若无止的功夫,你就没有能力安住,即使有时灵光一现得到些许觉受,也是如虫食木,偶尔成文,根本不可靠。

当然,在一些罕见的例子中,弟子没有修习寂止,而直接通过上师诀窍生起胜观,见到智慧本面后再修寂止来巩固内证境界。

更多的人,连基本的寂止尚做不到,根机未成熟,而过早地接触大圆满、禅宗的见解,依文解意,或者连文字也未必懂,却好高骛远,不肯老老实实从寂止入胜观,只一心想在散乱懈怠中观修空性。胜观哪儿那么容易?

修习寂止的方法除上面讲到的外,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例举。纸上得来终觉浅,再好的方法,不去实践也是枉然。寂止是一切修法的基础。不认真想修行的也就罢了,真心想学佛法,诚心求证的人,须修寂止。

止观摄一切定(三摩地)。安住的概念相当于定,包括止、观和止观双运。

——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