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经讲解>

圣严法师心经注解

发布时间:2019-07-17 17:26:11   编辑:朱汐彤   阅读次数:

心经心经全文心经讲解

因为没有智慧才产生烦恼,所以要反观自己,并知道自己有烦恼而没有智慧。无论是痛苦的烦恼及得意的烦恼,都不是智慧,身体的感觉,如疲倦思休息,病痛思医药,飢思食,渴思饮等,都是生理上需要的自然现象,不算是烦恼;为了追求虚荣,追求虚名浮利,而产生贪、瞋、嫉妒等心念时,才算是烦恼。譬如父母无条件抚养教育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算是烦恼,如对孩子是为养儿防老,期望过高,过分担心就会产生烦恼。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时,若有烦恼起,就要问自己︰「我有智慧吗?」有烦恼的感觉时,也要好好观察;若有智慧,那是有漏智呢?还是无漏智呢?凡是自我中心在,不论是个别的小我或者是全体宇宙的大我,都是有漏智,应当舍弃我执,便可转有漏智成无漏智了。

有了无漏智,尚须观照,是否已经超越了烦恼与智慧的相对观,若将众生的烦恼与菩萨的智慧分别看待,取智慧而舍烦恼,惧生死而乐涅槃,那还未曾究竟,当观烦恼不起,智慧亦无用处,那才是真正的自在解脱,故名为「无智亦无得」。

五、解脱与自在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

当心中无所得无所求时,就是自在的菩萨。菩萨是以无漏智慧从有求有得的此岸,到达无求无得的彼岸。

菩提萨埵

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汉译名称很多,例如觉有情、大道心众生、大士、高士、开士等,是发了四弘誓愿,修行六波罗蜜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经三祇百劫,历五十二阶位,而证佛果之过程者,便是菩提萨埵,简称菩萨。

菩萨从初发心至佛果位,所经历的五十二个阶段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初十信是外凡;十住、十行、十回向是内凡,又名三十贤位;初地以上是圣位。初地以上得无生法忍,烦恼不起,无明分断,仍有众生要度的誓愿,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进入无功用地,不必再发誓愿,自然因应随类摄化,乃至能显现佛身,普度众生。永远普度,随缘普度而实无众生已度、当度、正度者,便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萨。

心无罣碍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力量所致。由于般若的空慧,已将一切自我的执着扫荡清净,自心即是清净的智慧,等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佛心,等虚空遍法界,无处不照,亦无痕迹,正如《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心的功用,无心的执着,所以是「心无罣碍」。

普通人无法做到心无罣碍的程度,因为凡是起心动念,都有主观的立场,既然预设立场,就不容易把心门敞开,尊重他人、接受他人。如果经常学习菩萨精神,以慈悲为着眼,以智慧作指导,就能凡事多为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谅解他人、同情他人、协助他人,而少为自我的主见作保护,少为自我的得失作考量,则虽不能「心无罣碍」,至少也能心情愉快了。

不妨将菩萨的心,譬喻成山中的一朵祥云;云是不请自来的,不驱自走;云在山峦之间,穿来穿去,游走自在,遇到了山峯,不会被挡住,越过山巅,绕过山腰,消失于无形。云是有的,但不会受到任何东西的阻碍,因为它本身没有固定的目的,没有固定的形体。云在遇到不同的气温气流,便会随缘变化成雨、露、雹、雪、霜、冰以及水、气等形状。这就是菩萨无心如云出岫的意思。凡夫也不是完全不能学习的。

罣碍是妨碍、牵挂的意思,也是心有烦恼、病态的意思,有罣碍的心,就是心有了牵累障碍的病。例如《维摩经》说维摩诘长者因为众生有疾,所以维摩诘长者也示现有疾;众生害了生死烦恼的大病,所以心有罣碍,菩萨已离生死烦恼大病,所以心无罣碍。菩萨为了慈悲众生,示现于众生群中,看来也象是罣碍有病的众生,但他们的内心已空无一物,故名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无有恐怖

恐怖是惊骇、恐怕、畏惧等慌张不安的意思。在大小乘经论中,恐怖的情况大致有三类:一是凡夫遇到灾难临身无法逃避时,觉得恐怖;二是外道天魔听闻有人说佛法时,魔宫震惊,无法自处,所以恐怖;更有一类小乘根性的人,听说修持大乘菩萨道至成佛为止,要经三祇百劫,也会觉得恐惧。

《杂阿含经》卷二说,愚痴无闻的凡夫,见色是我及我所,若色变异,心亦随转,则生恐怖障碍心乱。若心不随变异,则心不恐怖障碍心乱。凡夫愚痴,不知诸法无常变异,即是空相,即是无我相,故对生死变异生恐怖心;若能心不随境界转移,便不为所动,即无恐怖想。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则谓当观世音菩萨说出〈大悲咒〉之后,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这是邪不敌正,邪恶的魔法,遇到慈悲的佛法,就生恐怖了。

何人能得无有恐怖?《杂阿含经》卷三六则说︰「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这是说,离欲出世的人,也就是证得解脱道的四果圣者,永远离世间恩爱,也超脱一切恐怖。该经同卷又说︰「覩斯老病死,令人大恐怖。」只要出离老病死,人即无有恐怖了。

《大智度论》卷二一说有佛弟子在旷野中修不净观,心生惊怖,如来即为他们说了八念法门︰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布施)、念天、念出入息、念死。并谓︰「若存此(八念之)心,恐怖即除。」以此八念法门,能除静修之际所生的恐怖。

《心经》所说的「无有恐怖」,即是已从一切法得大自在,所以已无任何患得患失忧惧不安的心了。

世间也有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也有古代的忠臣烈士、孝子节妇、现代的冒险家以及黑白两道的游侠人物,都有置生死于度外的气魄;但他们也怕名节受到侮辱,多半也有被后人叹为慷慨赴死容易而从容就义艰难之憾!例如西方宗教史上的耶稣遇难,中国史上的文天祥受戮,面对死亡时都有恐惧感。

可见,唯有勘破了生死大关的圣者,才能做到真的无有恐怖;一般凡夫也不是完全办不到,若能经常做些观照的功课,观五蕴无我,诸法皆空,临到危难发生时,总会派到用处。

远离颠倒

颠倒的意思是︰是非颠倒、黑白颠倒、正反颠倒、善恶颠倒、上下颠倒等认错了方向位子,混乱了价值判断,打翻了常轨常道。

颠倒的梵语是viparyāsa,在佛教的大小乘经论中,对于此一名词的共识是四颠倒。但从大乘菩萨的立场看,又可分作有为及无为的两类︰

(一)有为四颠倒︰是指凡夫对于生死有为诸法,起四颠倒想,例如《大智度论》卷三一有云︰「世间有四颠倒︰不净中有净颠倒,苦中有乐颠倒,无常中有常颠倒,无我中有我颠倒。」这是凡夫对人生的颠倒见,身是不净以为是净,所受是苦认为是乐,心的念头无常误以为常,诸法现象无我执着是我。由此四颠倒,起种种妄想,造种种不善业,以致沈沦生死,无有出期。因此佛说有四念住(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令众生观想,出离生死。

(二)无为四颠倒︰是指二乘(声闻与缘觉的小乘)人,对于涅槃的无为法,起四种颠倒妄见︰计常为无常、计乐为苦、计我为无我、计净为不净。这是出于三十六卷本的《大般涅槃经》第二卷〈哀叹品〉第三,以为大乘的涅槃,即有常、乐、我、净的四德︰「无我者即生死,我者即如来;无常者声闻缘觉,常者如来法身;苦者一切外道,乐者即是涅槃;不净者即有为法;净者诸佛菩萨所有正法。是名不颠倒。」

《大般涅槃经》的这段经义是说,佛为外道凡夫说无常、苦、无我、不净,是为除其世间法的四颠倒见,小乘不解,竟对涅槃所具的常、乐、我、净等四德,也否定掉了。所以提出无为四颠倒,来修正小乘的妄见。

《心经》的远离颠倒,主要是指有为四颠倒。般若经系统中,尚未见无为四颠倒之说。若能离四颠倒,即不会执幻有的身心世界为实我实法,就能从一切烦恼我执获得自在。

远离梦想

梦想和颠倒是同类性质,虚实颠倒,以虚为实,即是梦想。世间凡夫,明知世事无常,天下没有不死的人,没有不谢的花,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没落的王朝,总还是十分努力地贪恋执着,便是以幻为实,以梦为真。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也就是为我人指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可以欣赏,但不足贪恋。

永嘉大师的〈永嘉证道歌〉有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也是为世人点出世间六道众生,在未悟之前的确是因果相循,有血有泪、有情有爱,当然觉得真的,但在悟后再看大千世界与六道众生,生死无非幻起幻灭,我是空的,世界也是空的。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二〈无作品〉说︰「尔时释提桓因,问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知见诸法,如梦、如焰、如影、如响、如幻、如化?』……须菩提言︰『……是菩萨摩诃萨亦能不念梦、不念是梦、不念用梦、不念我梦。』」

佛教圣典的性质也有不同的层次,从宗教信仰层面而说的,多半会肯定梦事,赞扬吉祥的梦境,为感应、为瑞相,例如《修行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等,记载释迦圣尊降胎时,佛母摩诃摩耶夫人,即梦见菩萨骑白象入胎。《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地藏菩萨,在因地为婆罗门女时,梦游地狱;地藏菩萨为光目女时,梦见清净莲华目如来身,金色晃耀,如须弥山,放大光明。另有《阿难七梦经》、《增一阿含经》卷五一的「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等,均对梦境有所肯定。但在《梵网经》菩萨戒本轻戒第二十九条则谓若佛子「解梦吉凶」是菩萨犯轻垢罪。

有的佛教圣典,是站在学术研究的立场,论列梦境的成立及其性质等,例如《大毘婆沙论》卷三七,有相当多的篇幅讨论梦事。《成唯识论》在讨论第六意识时,将梦境称为独头意识的活动。

《般若经》的立场是特重智慧的,所以对于梦事采取远离的看法,透过般若的智慧来认识一切诸法,不论有漏无漏,都应超越、都应离执,对于心理现象的梦事梦境的执着,当然也要远离了。

观颠倒梦想

为了少烦少恼,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扰,虽然尚是凡夫,也当练习远离颠倒梦想,就是自己的心念,经常在很清楚的情况下生活,不轻易地动情绪,把自我中心看淡一些,把近利及私利看轻一些。勿把缓急颠倒,勿把轻重颠倒,勿把公私颠倒,勿把先后颠倒,勿把亲疏颠倒,勿把远近颠倒。

梦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把梦想当成理想,也不能以理想而疏忽了现实,如果老在幻想未来美景,忽略了当下具备的条件,便是颠倒梦想。

当贪、瞋、痴等的烦恼心生起时,应该立刻警觉,是不是弄颠倒了?对于金钱、名利、爱情的追求使得自己惹来痛苦时,应当反省是不是弄颠倒了?当成名成功很有乐趣、非常得意时,也要问自己是否弄颠倒了?

无论计划任何事,应当脚踏实地步步为营,为防出岔。梦时不会想到自己是在梦中,等到美梦破碎变成恶梦,才知道原来是弄错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逆是顺,最好观想,都是一场梦,烦恼就会少一点。由于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对于成败得失等的计较心,也不会那般强烈了,制造自我干扰的机率,也就会相对的减少了。

究竟涅槃

「涅槃」的梵文是nirvāṇa,它有灭、寂灭、灭度、寂的意思;灭除烦恼、超度生死众苦,进入寂静而不受烦恼所动的心境,称为涅槃。

又称为「般涅槃」(parinirvāṇa),意为圆寂,以及摩诃般涅槃(mahāparinivāṇa),意为大圆寂。在《杂阿含经》卷一八的第四九○经,对于涅槃的内容,有如此的说明︰「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大毘婆沙论》卷二八云︰「烦恼灭故名为涅槃,复次三火息故名为涅槃,复次三相寂故名为涅槃,复次离臭秽故名为涅槃,复次离诸趣故名为涅槃。……超度一切生死苦难故名涅槃。」

总之是出离三界的烦恼生死苦海,名为涅槃。《入阿毘达磨论》卷下也说︰「一切灾患烦恼火灭故名涅槃。」也可以说,在小乘诸派之中对于涅槃的共识是,永尽烦恼诸苦的境地,也是超度生死苦难的境地。

但在大乘经论对于涅槃的认识,是更加积极的,它有不生不灭义,它与法身遍在常在,有相同的性质。例如《大般涅槃经》卷六云︰「若言如来入于涅槃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

大乘的涅槃既不等于一般凡夫的死亡,也不等于小乘圣者以为薪尽火灭,从此便从宇宙中消失,而进入另一个永不显现的境界,涅槃乃是从烦恼得到解脱,既能充遍时空,又能不受时空的限制,便是诸法的法性,便是诸佛的法身。尤其涅槃并不一定要等到肉体的死亡,只要无明断除,当下便入涅槃。不过小乘圣典也将涅槃分为两类︰1.烦恼永尽而肉体的身心尚健在,称为有余依涅槃;2.烦恼永尽,所依的色身也已死亡消灭,称为无余依涅槃。

《大智度论》卷八三云︰「涅槃,无相无量不可思议,灭诸戏论,此涅槃相,即是般若波罗蜜。」

综合大乘经论对于涅槃的介绍,其实是表达了涅槃、般若、如来法身,三法一体,不纵不横,有其一即具足其三。《心经》所谓的「究竟涅槃」,便是《大智度论》所说「无相、无量、不可思议……即是般若波罗蜜」的涅槃相。证入大乘涅槃的人,不会被三界的生死所缚、烦恼所动,故已不像凡夫那样地贪恋世间,也不像小乘圣者那样地厌离世间,而是以众生为福田,在三界做佛事。

凡夫虽不是佛,也未得究竟涅槃,既然发心学佛,就当学习体验大乘涅槃的心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种种让你烦恼的情况,不论是起自内心或来自身外,均宜视作理所当然,本来如此,即有而空,即空而有。不用恐惧讨厌,不用逃避躲藏,应当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然后不论其结果好坏,都得从心中把它放下。那就天下没有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东西,能够困扰你了。

六、生命的归趣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是指过去无始以来的诸佛如来、现在十方的诸佛如来、未来无穷的诸佛如来,无一位不是由于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而成佛道的。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anuttara-samyak-saṃbodhi的音译,意为无上正遍知、无上正真道、无上正等正觉,即是佛的觉智,佛已离迷断惑而觉智圆满,于平等的真理无所不知,故得于世间无上之名。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般若波罗蜜多」,具足一切世间出世间最强大的力量,故称为「大」。「咒」的梵文是陀罗尼(dhārāṇṇ),是真言,是总持无量义,而又具足无量神变不可思议的功能。

「是大神咒」︰此般若波罗蜜多,具有无量不可思议的神力变化。

「是大明咒」︰此般若波罗蜜多,具有无量不可思议的智慧功能。

「是无上咒」︰此般若波罗蜜多,具有无量不可思议的一切功德。

「是无等等咒」︰此般若波罗蜜多,具有无量不可思议无与伦比的一切功力。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此般若波罗蜜多,既能使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此处再度点出,首尾呼应,乃是为了加强我们对于般若波罗蜜多的信心,而且保证,这是绝对真实有用的法门。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卅︰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咒语宜用梵文音译,不宜译出其意义,只要一心诵持,就能生智慧,得感应,除诸灾难苦厄。但也不是没有意义,如果一定要想知道其涵义,可以译成︰

去罢!去罢!超度到彼岸去罢!大家都超度到彼岸去罢!觉道成就。

案︰本「心经禅解」是一九九○年间,我在美国东初禅寺为东西方人士合堂的特别禅坐会, 开讲了十次,六十分钟的录音带达十四卷,请吴果慕居士整理成稿。到了一九九五年十 一月下旬,我花了十天时间修订补写,再请姚果庄居士誊正完稿。

第二篇 心经讲记

一、绪言

《心经》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也可以视为一部很好的佛学概论。不过要把它解说得深入而浅出,却是很不容易的事。今晚,诸位专程到农禅寺来听经,求法的心意非常可喜,即使到时听不清楚或听不懂,相信也会耐心地听完,而我也会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解说。

首先我们看这部经的结构。它可分成三个段落︰

第一段是「序分」,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序言」或「序论」,一共有四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段是「正宗分」,一般称为「本文」或「本论」,即本经的主要内容,它分述五个观点︰

(一)人类观︰指出人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是空的,因此,人的本身就是解脱自在。共七句︰「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二)宇宙观︰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讲的是人在宇宙之中就是解脱自在。共十一句︰「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三)人的三世因果观︰解释人在生来死去之中就是解脱自在。共六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四)菩萨的境界︰这是解脱自在最好的范例。共八句︰「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五)佛道︰这是菩萨的理想和目的,也就是解脱自在的终极圆满。共三句︰「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最后一段是「流通分」,即一般所称的「结论」。共十四句︰「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卅︰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在所有的佛经之中,是文字最精简,组织最严密,内容最丰富的一部经,我们既可以因它而理解佛法,深造自得;也可以把它当成修行的法门来用功;更可以为求感应而虔心持诵。原因是这部经主在开显大乘的「空」义,深广而微妙,我们可以由此而理解深究佛法;而我们自己若能了解「空」义,信受奉行,也可离却烦恼;更且持诵本经,使鬼神了知「空」的道理,又能度鬼神得解脱,所以,持诵《心经》可以自利利他,冥阳两利。

下面我简单介绍《心经》的来历。根据印顺老法师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说︰「此经本是《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心要,在六百卷的《大般若经》里,有〈学观品〉,此品有与本经几乎完全相同的文句,不过不是观自在菩萨说的,而是佛直接向舍利子说的。此经应该是《大般若经》里的精要部分,古德为了易于受持,特地摘出来单行流通,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本文链接:圣严法师心经注解

上一篇:下雨天可否念心经

下一篇:早上可以听心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