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经讲解>

圣严法师心经注解

发布时间:2019-07-17 17:26:11   编辑:朱汐彤   阅读次数:

心经心经全文心经讲解

东初老人着的《般若心经思想史》也说︰「《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要,也是《大般若》的结晶体。《心经》虽不摄于《大般若经》内,但在《大般若》第二会第二分〈观照品〉第三之二,其异译为《大品般若.习应》第三的一段,颇与《心经》类似。有说这段原文该为《心经》的原型,或说《心经》是根据这段文而组成独立的经典。于此不特可观见《大般若经》的精要,亦可窥见《心经》组织的来源。」

历来《心经》的译本很多,自姚秦鸠摩罗什翻译之后,一直到宋朝的施护为止,可以查考的,一共经过十一次的汉译工作,前后经过的时间约六百年。现在我们一般讲诵流通的是由唐朝玄奘大师所译的《心经》,全部为二百六十个字。

二、《心经》的内容

现在,我就前面所分的段落,依序来讲述《心经》的内容

序论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在中文佛经中的译名则有好几种,大家最熟悉也最常称的就是鸠摩罗什的旧译──观世音,玄奘则新译为观自在。

前面说过,《心经》的原型,在《大般若经》里本来是佛陀向舍利子说法,可是到了公元四、五世纪《心经》成立之时,密教正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各地,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广大灵感,应化无碍的威神之力,早已成为密教信仰的中心,所以就把观世音,即观自在菩萨,奉为《心经》的说法主了。

菩萨是依德立名的,依般若观慧而已得自在的菩萨,即名观自在菩萨。这位菩萨以甚深的般若(智慧)来观照五蕴,知道五蕴本就是空的。由于证悟了空性,一切的苦难对这位菩萨而言都超越了。

我们佛教徒有很多人会念〈白衣大士神咒〉,此咒的后面是这样说的︰「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怎么有这样大的力量呢?是因为咒中称念了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缘故。本经的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我们一心念《心经》也能够「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念的人未能彻底了悟空义,那么灾难只是暂离开,以后难保不会再来。

观自在,观什么自在?只要用修行的方法观照,就能够得自在,从《楞严经》里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是耳根圆通,也就是因听声音而入三昧,因听声音而解脱自在。这个「观」,可以用耳朵、眼睛、鼻子,也可以用身体。不过从修行的方法来讲,用耳朵来「观」,最容易让我们去烦恼证菩提。

我在指导禅七的时候,如果有人打坐着魔,不由自主的哭笑吵闹,通常我都教他躺下来,把眼睛阖上,心里什么都不要想,只用耳朵静静地听,听四周的声音,远处近处各种声音,不需多久,他就会安静下来。所以用耳朵听,是最容易使心安定的修行方法。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中文的意思是「觉有情」,又译为「大道心的众生」,即「已发了大菩提心的众生」。菩提心有大有小,发小菩提,是但求自了,只求自己解脱的小乘人;而发大菩提心,则是发广度一切众生的愿心,以助众生得解脱、成佛道为目标,并非只求个人解脱的大乘行者。

事实上,唯有不顾自己,只关心别人,只度众生,不为自利,才是真正自在解脱的法门。为什么呢?因为他去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人的烦恼都是从自我中心的意识而产生,真正发大菩提心,不为己而为众生的人,才能真正得到解脱,而且是得大解脱。所以诸位要学佛,就要发大菩提心。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这两句经文是说︰修行甚深的般若法门之时,照见我及我所的五蕴法,毕竟是空的。

梵语「波罗蜜多」,是「超度」、「到彼岸」的意思。用现代语来讲,就是「超越」。「般若」也是梵语,中文译为「智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以深广的智慧来超越烦恼的障碍。

智慧可分三等︰1.世间的智慧;2.出世间的智慧;3.世出世间的智慧。

世间的智慧,系指凡夫的聪明才智,亦即以自我为本位而发展出的各种学识经验和价值判断,这种出于「我执」的产物,不能彻底究竟,也无法获得解脱。

出世的智慧,是指小乘圣者的智慧,能证人无我,能出三界苦,已得解脱乐;不过尚未证得法无我,所以执着离世间而入涅槃,只能自求了脱,不能普度众生。

至于世出世间的智慧,乃是大乘菩萨的智慧,既证人空(即人无我),也证法空(即法无我),得大解脱而不离世间,这才真是大智慧、深智慧,这也才能称之为「般若」。

菩萨修行,有所谓「六度」法门,又称作「六波罗蜜多」。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这六度里,若无智慧度(即般若波罗蜜多)贯串其间,其他五度便不得究竟,所谓「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就是此意。故智慧为菩萨修行的终极目标,唯有修得智慧,才能度脱一切苦厄,而这个智慧的着眼处,就是先要把五蕴看空。

什么是「五蕴」呢?简单的说,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吾人身心的总合。色蕴是指生理的、物质的现象,受、想、行、识四蕴是指心理的、精神的活动。

五蕴皆空的「空」是什么意思呢?中国人常把佛门叫作「空门」,出了家就叫「入空门」,但许多人不了解「空」的意义。

就如一首〈醒世歌〉,开头是「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冥在其中。」然后说什么「夫也空,妻也空,大限来时各西东。」「母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末了说︰「人生好比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老辛苦一场空。」这样子看人生是多么失望,多么空虚啊!

佛法的「空」绝不是教人消极、逃避和否定一切的;相反的,它是从空性中教人正视生命的意义,不断的努力向上。以下我从三个不同层次的比较来说明大乘佛法的「空」︰

(一)顽空︰这个思想又可分两种,一是虚无主义,另一是唯物主义。

虚无主义者认为世间没有真实的事物,没有因,也没有果;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一切都是现成,所以不需要努力,也不必害怕,反正有的一定会有,没有的就算再努力也不会有;而该来的一定会来,即使不努力也一定会来;而且有与无,来与不来,皆无实在的价值,生时感到空虚,死后一切归于幻灭。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思想。

至于唯物主义,则以物质世界为唯一的真实,一切都依附物质而存在;认为人活在世上的时候,是有的;当人死了,就像油尽灯灭一样,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应趁有生之年好好努力,就会有收获。

这或许有些正面的意义;不过人生无常,如果努力一生等不到收获就死了,那岂不冤枉?因此有人认为这世上只有那些运气好、很聪明的人才需要努力,其他的人则无必要。例如我们对人好一辈子,到头来却得不到好报应,那又何必要对别人好?所以,唯物主义会造成少数人拼命努力,多数人懈怠茍且的危机。

甚至心想反正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不需要对未来负责,管他留芳百世或遗臭万年都与我不相干,追求今生的享乐才是最实际的,因此凡事先下手为强,寡廉鲜耻,不择手段,为人类造成无止尽的灾难。

(二)偏空︰是指小乘的圣者所证的「空」。他们观察思惟世间所有的现象,都是暂生暂灭,不停地迁流变化,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绝没有什么不假因缘、永恒不变的事物,特别对人的身心现象──五蕴的无常、苦、空、无我体证深刻,所以舍离五欲,勘破自我,而得到了解脱。

由于他们对世间有着很强的厌离心,认为世间充满颠倒、污浊与苦痛,不愿留下来受苦,证人空而未达法空,便急急趣入涅槃,了生脱死。这种偏空的思想中,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是对立的,离了生死才能证得涅槃,断了烦恼方可获得菩提,明显表现「独善」、「出世」的精神。

(三)毕竟空︰是指大乘菩萨所证的「空」。已发菩提心的菩萨,虽知道世间是无常、是空幻的,可是他们不忍心任由广大无边的众生贪着五欲,沈沦于生死苦海,所以发愿度众生。这些菩萨,本身对于世间的五欲已不执着、不贪求,所以对这世间也无需逃避,依然生生世世留在世间关怀众生、帮助众生,让所有众生都能证得无余涅槃。这种「空」,是空去对自己身心的执着,也空去了对一切现象的执着,转生出救济众生、无我无私的悲心与愿力。

度一切苦厄

菩萨用甚深的般若智慧来观照五蕴,如实证见自己的身心是空的,当下就能够度脱一切苦厄。

何谓「一切苦厄」?我们先说「苦」。苦有三大类︰一是身体的苦;二是心理的苦;三是身心交炽的苦。身体有生、老、病、死四种苦,这是从生到死之间的四个现象。人,出生了以后就会病、会老、会死,过去生我们记不得了,今生我们还没有死,可能不知道死苦是什么滋味,但当我们看过别人死的情况,就可明白死亡不会是一件快乐的事。

至于心理的苦有三种︰即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例如世人求升官发财、求婚姻美满、求子孝孙贤等,能有几人如愿以偿?这就是求不得苦。再如世间的事很奇怪,自己所讨厌、不喜欢的人,在甲地避不见面了,偏在乙地碰了头,而且常因情势所逼,非在一起不可。俗话说︰「冤家路窄」,这便是怨憎会苦。至于爱别离苦也是人间常有,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亲子之爱、夫妻之情,因为生离死别而肠断心碎,魂牵梦萦。

更且由于凡夫众生把身心的现象与活动执着为我,在自我意识的驱动下,生生世世的造业,再生生世世的受报。这种生命轮回,不断地造业、受报,称为「五蕴炽盛苦」,这是身心合起来的苦。总计上述有八种苦,我们叫它作「八苦」。

至于「厄」,则是执着五蕴所招感的一切灾难。例如︰水灾、火灾、风灾、地震、毒虫猛兽等天灾,以及刀兵、盗贼、恶政等人祸。刀兵是指战争,恶政是指昏闇残暴的政治,像中国历史上的夏桀、商纣、秦始皇,以及西方的罗马皇帝尼禄、俄共头子斯大林等所施行的暴政。古人说︰「苛政猛于虎」,苛暴的政治比老虎还可怕,以致在乱世里,许多人宁可冒着被老虎吃掉的危险而躲到深山里,也不愿意留在平地受官吏的迫害。我们把身心的现象计执有我,就难免要受这些天灾人祸的恐惧和痛苦。

但愿大家能常念「观世音菩萨」,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得身心放空,念得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观念不再生起,那么就一定可以「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了。

本论

(一)人类观──五蕴→五蕴皆空──人的本身即解脱自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即《阿弥陀经》里面所称的「舍利弗」。「弗」是梵语,译成中文就是「儿子」的「子」。「舍利」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鸟,这种鸟眼睛非常明锐,舍利弗的母亲眼睛明锐得像舍利一样,所以取名为「舍利」。她这个儿子从母得名,所以叫「舍利子」。

人是由五蕴所成,我们若能如实观照五蕴本空,那么,虽有身心的现象,也能够生活得解脱自在。然而要把五蕴看空,必须用智慧。用智慧看五蕴怎么看法呢?观世音菩萨对释尊的弟子,被称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子啊!色之于空,并没有不一样,空之于色,也没有不一样;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

这里的「色」,就是五蕴中的「色蕴」,属于生理的、物质的现象。其余受、想、行、识四种,是属于心理的、精神的活动,它们与空的关系,和色蕴完全一样。也就是在本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下依式写成「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识即是空,空即是识。」不过为免繁赘,只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一句概括了。

我们再进一步问,何谓「色不异空」呢?「色」在这里是指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互为因缘和合而成。一般不懂佛法的人,听到「四大」就以为是指酒、色、财、气,其实这是牛头不对马嘴。四大乃指地、水、火、风,是物质界的四种特性,因为这四种特性在世间极普遍而作用又极大,所以称为「四大」。

地大表现的是坚硬性,如身上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皮肤、毛发、指甲等等;水大表现的是湿润性,如血液、淋巴液、唾液、汗、尿等等;火大表现的是温热性,就是我们的体温了;风大表现的是流动性,如呼吸和血液循环。

由这四种特性的物质和合而成的色身,必须每天摄取食物、补充水分,经过消化、分解、吸收以维持体力,而体内的废物则以粪、尿、汗水的形态排出体外;这些新陈代谢的活动都是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根据生理学者的研究报告︰每六至七年,我们身上总数约六十兆个细胞就全部更换一次;也就是说六、七年之间,我们身上的所有细胞至少经过一次生死。像这样剎那剎那不停地变化,几十年之间,身体组织就变老了,今天生这个病,明天闹那个痛;当有一天,救治不了,这条命便报销了。

所以凡夫众生执为实有的这个身体,殊不知从因缘的观点来看,它是四大和合,一息不停地变化,根本没有独存性、不变性与实在性,只是「假有」──暂时的有,空幻而不真实,一旦和合的关系结束了,身体也就随之死亡、朽坏、消失。这就是「色不异空」的道理所在。

可是,倘若仅仅抱持一味「色不异空」的观念,三世论者会流于小乘声闻的「偏空」思想,而一世论者则会堕入可怕的虚无主义了。因此下文要紧接上一句「空不异色」。前句以因缘灭故,色不异空;后句以因缘生故,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所以能见有如空,在生死不异,住解脱自在。空不异色,所以能住解脱自在,但不离现实生死界,这就是大乘菩萨了。

这里我们要注意到,「空」是因为有「色」才知道有「空」,离开了「色」来说「空」,不是真的「空」。例如农禅寺的大殿,本来空无一人,现在却有这么多人;农禅寺真的有这么多人吗?其实本来没有,待会儿又不见了。也就是说,本来没有人,而现在却有人了;当它有人的时候,的确是真的有人;但是我们知道,等一会儿这些人会散去不见的,由此可见,「色」与「空」本来就是相即而不相离的。同理,我们的色身,在母亲怀我们之前是没有的,是在「空」中,而现在是活生生的躯体,其实它本不自有,而将来死了,又消失不见了,像这样,即「色」而显「空」,才是「真空」。

如果只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可能有些人听了,以为色与空虽不相离,可是色是有,空是没有,色与空毕竟是有别。所以观世音菩萨接着告诉舍利子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说︰我们的色身,无非是以四大为因缘而起生灭变易的延续现象,真观色身的本身就是无常(非不变的)、是无我(非独存的),合而言之就是空的(非实在的)。反过来说,这无常、无我的空相,绝非一无所有的空,而是因缘而生,宛然存在的身体。如此,色与空,空与色,只是一体两面的说法,彼此是没有分别的。

可惜世俗凡夫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执「色」为有,亦即执着自己实有这个身体,因而缠缚了种种的烦恼不得自在。为什么呢?例如︰我的太太跑掉了、我的钱被倒了、我的房子被烧了、我患了高血压、我挨了别人一拳、我被毁谤了、我要死了……等等。也许有人认为毁谤是名誉受损,与身体无关,其实人的名誉还是需要有身体作为对象。总之,如果你执着这个身体,放不下、看不透,这些就成了你的烦恼和痛苦。所以这种人被称为「具缚凡夫」。

至于小乘行者也是未了达即色即空,即空即色的大乘空慧,固然体证了色身是空,放下了对色身的执着,却没有放下对法的执着,所以急欲出离世间,趣入涅槃,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再也无需也不想接受另一个色身,这种一味「耽空滞寂」,我们称之为「偏空」。

讲完了「色蕴」,接着我们讲另外四种属于心理的精神活动,即「受、想、行、识」四蕴。这四蕴也莫不一一皆如色蕴,是如幻不实,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的。

受蕴──「受」是领纳的意思。是我们身体的官能,即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与外在的环境(色、声、香、味、触)接触所产生的种种感觉,可分三种︰苦、乐、舍。苦受是不舒服的感觉;乐受是舒服的感觉;舍受则是不苦不乐,纯粹是感觉而已。

想蕴──是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认识作用,即对于外境的了解、联想、分析和综合等等心理活动。

行蕴──是与外境接触之后,心理所起的对策。例如你搭乘公交车,车内很拥挤,突然被人踩了一脚感觉很痛。这个痛觉,就是「受」。于是你赶紧抬起头看是谁踩了你,噢!是个急着想找座位的胖妇人,这是「想」。这时,你决定瞪她一眼,还是埋怨她一句了事,或者向她说︰「对不起!我的脚把妳吓了一跳。」这种决定处理事情的意志、意愿,叫作「行」。

识蕴──是指对外境(色)以及因外境而起的感觉(受)、认识(想)、意志(行)等活动能起了别识知作用的心之本体。所以「识」统摄了一切心理的活动。由于无明所覆,凡夫对于身心自体以及身心所依的外境,有着强烈的爱执染着而造作种种善恶行为,积聚成为业识,由是依业受报,生死死生不得解脱。所以这个「识」是连贯凡夫生命之流的主体;这个主体绝非如一般神徒所相信的那种永恒不灭的「灵魂」。它不停地积聚业种,也不停地随缘现行,好比栈房一样,货物搬进搬出,变动不已。不仅前生与今世,今生与来世识蕴质量彼此不同,即使一念之间也前后不一了。

所以,凡夫众生的心理的、精神的活动──受、想、行、识四蕴,也和色身一样是如幻不实,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的。

因此,经文的「色不异空……,亦复如是。」也可以并写成四句,即「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即是空,空即是五蕴。」

既然五蕴是空,五蕴非我,那么其他的人,乃至一切众生,也都无非是缘起幻现,了无真实的自性可得。从如此甚深的空慧之中即能发起大菩提心。

一位大乘菩萨持一切净戒,修一切善法,度一切众生,且如《金刚经》上所说的︰「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造作如此大的功德,却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功德。为什么?就是因他具备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般若智慧。

总而言之,心理的活动,在凡夫来说叫作「受想行识」;在佛、菩萨的境界则叫作「后得智」,是「大用现前」,是大慈悲、大智慧。而构成身心的「五蕴」在佛、菩萨的境界,就成了化身、神通、慈悲与智慧。

或许有人以为︰我又不是菩萨,听这些做什么?诸位居士,我们虽然不是大菩萨,但是既然信仰了三宝,希望将来成佛,就一定要先从学做菩萨开始,晓得菩萨是怎么看待五蕴的,对自己时存惭愧之心,对菩萨常生仰慕之心,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今生做不到像贤位圣位菩萨那样,只要愿心不失,来生还可以继续努力,所以我们要发愿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毕竟成佛的心。

(二)宇宙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人在宇宙中即解脱自在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上面这一节经文,是宇宙观的总论。佛教的宇宙观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说明人在宇宙之中就是解脱自在。

何谓「宇宙」?古人说︰「上下四方卅宇,往古来今卅宙。」所以「宇宙」就是指无限时空中的一切事物。谁能够知觉时空的存在呢?主要是人类。人类透过多种官能,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的协同活动,再加上经验;以此认识事物的深度、形状、大小、颜色、运动以及与自身的相对位置等等,因而知觉到空间的存在;同时,人类经验着外界事物各种持续不断的变化现象,如昼夜更替、夏去冬来、生命的生死枯荣,乃至自身生理的周期现象等等,而知觉到时间的存在。人类根据空间与时间的知觉而论究宇宙的原理所提出的观念,就叫作宇宙观。

观世音菩萨继续对舍利子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是诸法空相」的「诸法」即五蕴法,包括一切物质与精神;佛法的名词称为「色法」和「心法」。前面是以人类身心的五蕴法来观空,本节则是以时空现象的五蕴法来观空。从时间的立场来看事物,叫「生灭」;从空间的立场来看事物,叫「增减」;从凡夫的立场来看时空的现象,则有欣喜和厌恶,欣喜的叫作「净」,厌恶的叫作「垢」。因此从凡夫位所看到的宇宙,无非是生灭、增减与垢净。然而以佛法的观点而言,一切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什么道理呢?我们依序来说明。

世间的事物,从无变有叫作生,从有变无叫作灭;生与灭,以凡夫的知觉而言,是真实而不假的。但是换作佛法的立场,则生与灭其实都是暂时的,不是生了就永远生,灭了就永远灭,因为「生」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配合而显现,「灭」也不过是由于各种因素的解散而消失。所以,生,并非真的生;灭,也不是真正没有了。

我在美国认识两位太太,其中一位年纪较轻,生了一个女儿,我向她道喜,她竟然说︰「生等于无生。」我赞叹她︰「真了不起!妳怎么知道生等于无生?」她说︰「现在的小孩到十六岁读高中时,就不再依着父母,要找他们也不容易了,所以我只是把她生下来养着,将来离开之后,便等于没有了。」这位太太学佛,学得真是不错哦!

另外一位太太快五十岁了,她有一个儿子,大学刚毕业,突然患心脏病死去。她痛苦得受不了,一直找我问︰「师父!我的孩子在那里?你能不能教我修行,修到让我可以见到我的儿子,只要再见一面,我就甘愿啦!」老年丧子的悲痛是可以想象的,特别是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所以我总是安慰她,但每次她都不死心。最后一次又要求我︰「师父!能不能用你修行的道力,把我儿子找回来让我见一见?」我就对她说︰「以佛法来看,如果妳的儿子在生时没做什么坏事,死后不是生天,就是再转生人间;要是做了大坏事,现在已经入地狱或转生畜生道去了,即使牵亡魂的人要找他也找不到了。假设他已生天,天人看人间是又脏、又臭、又腥、又乱,他绝不肯回来受罪的。万一真的有人帮妳把他的灵魂召回来,可能那不是妳的儿子,而是个魔鬼。」

她听了吓得瞪着眼说︰「那就不要找了!」我又问她︰「妳儿子做过什么大坏事吗?」她摇头说︰「没有。」又问她︰「那有没有做过大善事?」她再摇头说︰「也没有。」「那么,可能他又投生人间去了。」她愣了一下,说︰「又投生,又变成另一家的儿子囉?」我举个例问她︰「太太和丈夫离婚,离了婚的丈夫是否还是丈夫?」「不,应该叫作前夫。」「前夫死了没有?」「没有,但不再是丈夫了。」我再问她︰「妳儿子死了又投生,该怎么称呼?」她想了想,说︰「我的前子。」「前子是不是妳的儿子?」「不是。」我说︰「既然不是妳的儿子,妳还要叫他回来,实在没有道理;这等于是前夫再婚了,而你还要他回来,太不合理。」

虽然宇宙之中的物质和生命现象,都是有生有灭,但是若把时间的距离延伸,与因缘配合来看的话,则并没有真的生与灭。所以经文告诉我们︰「不生不灭」。

「不增不减」是就空间的质量与数量而言,质量有多有少,数量有增有减。举人口为例,台湾有二千零七十多万人口,台北巿有将近二百七十万人,北投一区有二十多万人,人口很多,但是如果来一次瘟疫或战争,人口马上会少,这是增、减。不过,构成我们人体四大(地水火风)的元素是取自地球,人死后四大分离,元素又回归大地。从地球的物质成分或数量来算,不管人口增减多少,都没有离开地球,所以地球的质量是不增不减。

就生命的精神体而言,地球起初没有生命,现在地球上的众生是从他方世界转移到地球来接受共同的业报的。换言之,由于有共同的因缘而到相同的世界里来。世界不只是地球而已,佛教所说的世界广大无边,众生在各世界中来来去去。在此处造恶业,到彼处去受苦报;造善业则可能生天,或随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或再投生人间仍做地球人。因此,从全体空间而言,亦是「不增不减」。

所谓「不垢不净」,「垢」与「净」是我们凡夫对时空诸相所生的执着,产生喜欢的心就说「净」,不喜欢就说不净,也就是「垢」。俗谚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恋爱中的男孩,由于主观的感情因素,常把对象看成仙女下凡。不过,这种主观也非永远不变,婚前她是「仙女」,等到婚后,距离感没有了,吸引力消失了,昔日眼中的「仙女」往往就变成「母夜叉」和「黄脸婆」了。可见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环境看待相同的人事,感受是会变化的,它是出自人的妄想与执着,并没有真正的垢与净。

所以,五蕴法是空无自性的,没有时间相,没有空间相,也没有所执相。

首页1234尾页

本文链接:圣严法师心经注解

上一篇:下雨天可否念心经

下一篇:早上可以听心经吗